24小时咨询电话
023 - 8691 5016
美亚国旅>游记>和顺古镇旅游>和顺古镇游记>边境古镇—和顺

边境古镇—和顺

(信息发布:美亚国旅 游客/发表人:幸諨め摩天輪)

到边城腾冲,必去和顺乡。到了和顺乡,一定会走进那些小巷深处的侨乡人家。

我在小巷里行走着,在小巷里寻觅着。风雨迷蒙时,小巷很黑很长,似乎没有尽头;太阳下,阳光在小巷洒下斑驳的光点,闪闪烁烁,神秘而奇幻。巷道两旁的大闾门,灰黑灰黑的;厚厚的墙体,也是灰黑灰黑的。只觉得那门那墙,就像一部厚重的大书在我面前打开。一页历史,一页风雨,页页都写得凝重而漫长。和顺侨乡600年,600年的风雨在每一条巷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石板路上时隐时现马蹄印,不远处,又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和顺侨商的马帮从这里走出,和顺人的血雨泪河从这里流过。“大姐回家泪汪汪,愁眉苦脸诉爹娘,有女莫嫁和顺乡,十年守寡半月双。”和顺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人实在太多了。如今侨乡一千多户近6000人口,而在海外的和顺华侨就七千余人,可谓家家有人在海外,人人都是侨属侨眷。在海外挣了点钱的和顺人,难忘故里情,便在湖畔溪旁,修建了一座座可遮风挡雨的洗衣亭,站在任何一条巷口,几乎都可以望见这些小亭子。睹物思人,亭里捣衣声,悠悠亲人情。过去,和顺还有一座座贞洁牌坊,然而,“冰清玉洁”透出的清冷之光与那些洗衣亭并不和谐。当年和顺的寡妇多,正如在《阳温敦小引》中唱的:“枕边上,诉不尽,珠泪常流……”就是她们的人生写照。

我行走在和顺幽深的巷道,寻觅小巷人家的故事。这里面不仅有凄苦,也有悲壮和辉煌以及一种境界和魅力。

自明清以来,在6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那些走夷方的和顺人,以他们的勤劳和血汗,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以他们诚信的德行,在缅甸、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英等国,树起了和顺人亦商亦儒的形象。在缅甸,侨商尹蓉以他渊博的学识,成为四朝缅王的国师;侨商玉石大王张宝廷,富而不吝,乐善好施,在缅甸修建了许多重大工程,受到当地人的敬重;才十余岁就离开和顺赴缅经商的寸玉亭,几经风雨,成为了一代翡翠大王。他顺应时代洪流,为云南腾越起义和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为其题赠了“民国策勋”的匾额,赞誉他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曾在和顺砍柴割马草为生的尹其顺,在14岁时,步行7天到缅甸八莫。他节衣缩食,勤劳创业,从做小生意开始,成为一代富商。他富而仁厚,诚信待人,赈济贫苦群众,被海内外人士称之为割马草出身的仁义富商……和顺小巷深,和顺小巷的故事多,只要你坐在小巷的月台听老人摆古,便有一种要走进小巷寻觅的渴望。

在大石巷,有一座十分别致的小楼,那就是著名的“永茂和”商号的弯子楼。我顺着幽深弯曲的巷道走进这座小楼时,“永茂和”第五代孙的李坤拔女士,正在向一个作家记者团讲述她的先祖李德爵、李德贤、李德和三兄弟创办“永茂和”商号的传奇经历。李氏的先祖从四川巴县越蜀道,渡泸水,攀高黎贡山,来到边地腾越和顺安家。三兄弟携手闯天下,从和顺到缅甸,或当学徒,或当杂工,继而做起小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就创办了“永茂和”大商号,开通了从昆明至缅甸仰光直至出海的滇缅贸易口岸线。抗日战争时,“永茂和”在缅贸易遭到重创,但很快又在昭通和四川重庆、宜宾、自贡设立了“永茂和”分号。解放后,“永茂和”传人李镜天几经曲折,终于迎来了三中全会后的明媚春天。大石巷弯子楼,依弯曲的小巷而设计的中西合璧的老房子,那弯曲的墙体,不正是一代侨商曲折人生经历的折射么?在这里,我寻觅到的不仅是一代侨商的传奇人生,更寻到了大雅和顺的精神文化内涵。

弯子楼是一种象征。而水碓村巷口的艾思奇故居,同样是一种象征。依山临水的老房子,门前闪现着毛泽东题赠艾思奇的“学者、战士、真诚的人”8个大字。这是一代伟人对艾思奇人生最准确的评价。艾思奇在上海写出影响了几代人的著作《大众哲学》,到延安经历了延河水的洗礼,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评价艾思奇的8个字、也可以用来评价他的父亲。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学识渊博,早年加入了国监会,辛亥革命时,是滇南临安起义和腾越起义的策划推动者。讨袁护国时,蔡锷的“护国军”就是根据他提出的“讨袁关系国家存亡……是护卫国家之举,应以护国立名”而命名的。他时任护国军第一军秘书长,军中要函电文,均出自于李曰垓之手,章太炎称他为“滇南一支笔”。抗日战争时期,他拍案痛斥日罪行,忧愤成疾而亡。

和顺图书馆的知识之光,照亮了和顺幽深的小巷,也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和顺人的心灵。在云南极边侨乡,创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乡村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是和顺人亦商亦儒、重商亦重文的和顺文化现象,是一种有境界的面向未来的文化现象。70多年前,和顺侨商寸以庄、贾铸生为了把当时传播新思想的“读书报社”发展成为向更多人传播科学文化新知识的图书馆,便自费到缅甸向侨商募捐,得到了寸海亭、张宝廷、尹玉山、李玉山等大批侨商的支持,很快筹集了大量经费和图书,终于在1928年建成了边地侨乡的和顺图书馆,先后由读书报社社长李仁杰、艾思奇兄李庄生、著名教育家寸树声任社长。图书馆办得生机勃勃,不仅藏书、借阅书报,而且还通过收音机播发的新闻,创办了《三日新闻》油印报,成为腾冲最早的报纸。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尽快把重大新闻传播到民众之中,改三日刊为日刊,为宣传抗日救国做出了贡献。

和顺图书馆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有藏书7万多册,并珍藏有许多孤本、善本和地方文献,如《二十四史》、《武英殿聚珍丛书》、《云南通志》、《续藏经》、《四库全书》、《万有文库》、《永昌府文征》、《华侨宝鉴》等,成为中国乡村图书馆的一大奇观。为此,许多专家、学者、政治家都为和顺图书馆题词赠匾。其中有胡适先生题写的横匾“和顺图书馆”,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的馆名“和顺图书馆”、有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赠的“民智泉源”等。著名流浪文豪艾芜先生三次南行时,还在和顺图书馆查阅到他早年南行发表在《仰光日报·波光》副刊上的作品。艾老欣喜之中,为和顺图书馆写下了“到过外国的人总是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的题词。

如今我站在和顺图书馆大门前,俯瞰蕉溪绿水、双桥彩虹和金黄的稻浪,清流不断,知识的泉源不绝,文化之津的舟楫穿梭如织。大雅的和顺,深深的小巷,杰出的人才,不都和这座图书馆有关么?深深的小巷,寻不尽千古风流;淙淙的溪流,流不完边地古镇的儒雅传奇。

这就是小巷深深的和顺侨乡。(张永权禹江宁)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www.57023.com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电话:023-8691 5123
以上信息由重庆旅行社/重庆美亚地接旅行社整理编辑,欢迎访问美亚旅行社官网了解更多重庆到和顺古镇旅游和顺古镇旅游跟团价格和顺古镇当地游路线和顺古镇旅游攻略和顺古镇旅游资讯等和顺古镇相关的信息。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 证 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重庆知名旅行社2010旅游先进集体2009旅游先进集体2008旅游先进单位2011年先进集体2011年度优质诚信单位《重庆市总商会旅游商会》会员单位
旅游咨询:023-8691 5016 游轮咨询:023-8691 5123
工作时间:09:00 - 18:00 (周末、节假日09:30 - 17:30) 全年365天*24小时均可电话咨询、报名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金街2号总商会大厦16层(红旗河沟·童心桥·渝通宾馆车站)
版权所有: 重庆美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渝ICP备11003053号-3
渝公安备:50011202500448号中国领事服务网
旅行社许可证号:L-CQ-CJ00093 重庆旅游监督电话: 023-12345
网页中的图文资料版权属原作者或合作媒体,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在本网站刊出,或发现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
请联系023-67509622,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图文资料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处理。
技术支持:足动科技
网站地图游轮旅游问答
24小时旅游咨询电话023 - 8691 5016
美亚国旅微信